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行走的阅读
时间:2017-12-08单位/部门:大理中院作者/编辑:周海燕点击:

 

 
孔子对于教化有一番非常经典的论述: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州庆期间,我游历了云龙县诺邓、宝丰、洱源县凤羽三个古镇,三个古镇历史遗迹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和感悟,与此同时,古镇的人文气息,古镇人的精气神,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所一直沉淀和坚持的特质,就如孔子先生在两千多年前所预见的那样“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接下来我想从几幅我看到的楹联开始,和各位书友分享行走的阅读。由于俗务缠身,越来越觉得时间有限而宝贵,我没有更多闲暇在长篇巨著里徜徉,于是,读书总是择拣浓缩而精炼的,譬如诗经、古文、诗歌当代一些作家的散文名篇,花费的时间不多,得益却丰盈。对联中国瑰宝,又称楹联对子,一般写在纸、布上,或者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对联的内容为对仗工整的语句,韵律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一幅几个字,十来个字,最多的《大观楼长联》也就180字,对联言简意丰,旨意明确,是所有名胜古迹、古典建筑所必备的文化元素,所谓“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映着节气、体现喜庆的对联也是家家户户,无论贫富贵贱兼而有之的。传统文化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和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尽管云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两朝文风蔚然、人才辈出。诺邓村的科举,在云龙清代中“进士”的三人中诺邓就有二人,举人、贡生和秀才则不胜枚举。诺邓虽然不是州、县驻地却建有孔庙,这在古代礼制中是个特许和特例,因此也足可见诺邓在大理历史中的特殊地位。诺邓文庙前设立“棂星门”,棂星门在古代是祈祷风调雨顺的祭祀场所,在文庙普遍配有棂星门,是因为儒学将孔子视同于天,祭孔如同祭天。诺邓的棂星门是滇西地区现存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木牌坊,始建于清初,四柱三楹、飞檐斗拱,镌刻“腾蛟、起凤”两个门额。文庙建筑精致庄严、古朴典雅,大殿“至圣宫”供奉的是“布衣孔子”,师长风范、和蔼可亲,不同于外地文庙帝王衣冠的孔子像。夫子两侧有“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的对联,大殿外的门柱上悬挂着“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和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的楹联,文庙的红墙外“礼门”上书“江汉秋阳”匾,显见古代诺邓文人尊师重道、致远清高的意趣。
供奉“文圣”的孔庙旁还有供奉“武圣人”关公的武庙,可谓“文武并列”。十年前,诺邓村里的学生们就在玉皇阁古建筑群里借读,从文庙、武庙一直到玉皇阁,依次从低年级读到高年级,因此诺邓村的孩子从小在骨子里就渗透着孔子的礼教师训,从小就在古典文化、古典氛围的熏陶之下,孩子们受到了礼乐之教,自然温柔敦厚,自然知书达理。儒家文化一直传承下来,养成了村民性格恭谨、谦下、节俭、勤劳的风俗和气质。
正因为如此,我不禁感慨:“夕光中的诺邓,糅合一切自然与古典的色彩,在空幽与宁静的灵氛中,人迹、马道、建筑、人文、历史交错唯美,我们在攀登中净化、升华。无论你来与不来,山谷一直在吟唱季候之歌,古宅一直在生活的气息之中,日子,诺邓的日子在现代旅游产业进程中,且行且珍惜吧。”
世务颇繁得闲时试领之松风水月
人生若梦到醒后须听此暮鼓晨钟
沿一条石道逶迤而上,过棂星门牌坊,穿一条林荫夹道,看到一面古朴的照壁,便到了玉皇阁古建筑群。建筑坐北朝南,一层层往上,一院高于一院,四周山峦叠翠,古木参天。玉皇阁是滇西地区现存的极少见的三层阁楼式古建筑,是著名的道教宫观,大殿顶层上现存的藻井绘画“二十八星宿图”可称为“诺邓一绝”,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宇宙观和天文、艺术、建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阁外有一联:“世务颇繁得闲时试领之松风水月,人生若梦到醒后须听此暮鼓晨钟”颇有苏东坡《赤壁赋》“惟江上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之意境。
院内有明代的梅树及翠柏、紫薇、金桂等,殿外的黄连木在初冬时节树叶红黄相间、姿态横生、色彩斑斓,尤其优美。在阒无人声的午后,独立于玉皇阁门前,诺邓山夕光均匀拂照每一所古宅,每一棵古树,每块古道上的石头,你觉得万物是永恒的,万物是倥偬的,万物是实在的,万物却又是虚无的,只有庙宇的宝铎与林梢之飞鸟,在与清风应和,你霎时间觉得无我相忘,尘虑涣散,仿佛得到了松风水月与暮鼓晨钟的清静与妙处。
长存鸿鹄心,永具松柏志
瑞气四青玉案,清名合在紫薇天
顺沘江西行,两岸岩崖竦峙,黑褐巨石嶙峋,壁立数十丈,植被稀薄,与漾江流经云龙县域两畔和缓的冲积带、江树映带、松林尽染的秀色形成鲜明对比。西行二十里许即宝丰古镇,宝丰原名雒马井,延缓数百年后,到了清末,才改名为宝丰,从1629后的三百年余年间,宝丰作为云龙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见证着云龙盐业经济的兴盛和衰亡,并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
古镇街道清简,有家家养花、户户流水之美,在一户门头古老而考究的寓所门前,我看到了长存鸿鹄心,永具松柏志,鸿鹄之心与松柏之志应该是主人的自况,亦是家风传承,瑞气四浮青玉案,清名合在紫薇天其中颇有些典故,青玉案是词牌名,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广为所知。在此青玉案指的是主人的书房,也就是昭告众人,这是一个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人家。紫薇是道教的圣树,传说紫薇花是北极紫微大帝的化身,能避邪,民间修建新房,对联中往往有竖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薇星的颂词,清名合在紫薇天更加体现出了主人的品位和逸趣,他认为自己向往在紫薇天里无忧无虑、无欲无求、无挂无碍,只留一世清名。以微见著,足可见得宝丰镇人文底蕴之丰厚。
东陆钟灵高教兴滇先行者
宝丰毓秀杏坛席珍第一人
这窄窄的篇幅上词雅句丽,音谐旨远,具有文学意趣和审美价值。董泽故居门外的这幅楹联浓缩概括了董泽先生的生平,董泽先生是云南大学的前身东陆大学的创建者、首任校长,学贯中西,在教育、金融、经济学等方面有颇多建树,还荣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大理历史名人之一,对于他的事迹,我们非常向往。较之诺邓,宝丰游客实在稀少,以至于我们寻访至董泽先生故居时竟然大门紧锁,隔着一把铜锁,隔不断我们的向往,我灵机一动在古镇逶迤寻得村委会,又求得文化站工作人员电话,辗转近一个多小时,终于进得故居,不枉此行。董先生家原本五进的庭院,征回的仅两院,有精微的博物馆之万全,云龙盐井掌故、宝丰古镇历史、家族故事、先生生平等等在此历数家珍。在这里,无论是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还是普通的当地百姓对董泽先生都是十分自豪的,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他们也表现出了一种热情而真诚的礼待宾客的修养,这是一种积淀于教养的文化特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的。而宝丰之所以能够成就董泽,董泽之所以能为宝丰添彩,都不是偶然的。
荆树有花兄弟乐
书田无税子孙耕
洱源县凤羽镇历史悠久,从西汉开始,就是著名的古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相传镇名凤羽因“凤毂于此,百鸟集吊,羽化而成” 得名,又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对金凤凰飞临这里,看见像金盆一样闪亮的坝子,四野环山,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男耕女织甜甜的歌声中呈现出一派独有的风光,使这对凤凰动了恻隐之心,便在这里落脚,并把羽毛无偿地馈赠给当地居民们,人们就把这里叫凤羽,也叫凤羽坝。凤羽因徐霞客的到访,并誉为“桃花源”而名声远扬。明、清、民国三代,凤羽建起了许多极富特点的民宅,一跃成为继喜洲之后,全国第二大白族建筑群,走进那些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层层叠叠的白家庭院,你会感慨鸟吊山下的凤羽与苍山之麓的喜洲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据南朝梁吴均《续吴谐记》记载:汉代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分家,决定把院中的紫荆树也分三段,各家一份。第二天砍树时,紫荆已枯死。田真见此情景,对两个弟弟说,树听说分为三段,自己枯死,我们真不如树呵,说完悲不自胜。三个决定不再分家,而紫荆树居然又复活了。故后人以“紫荆”比喻兄弟骨肉同气相连。"荆树有花兄弟乐"就是说兄弟和睦,家业才兴旺。书田无税子孙耕,即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耕读保家之基要读书明理,勤奋治学。在一户人家的门框上看到了这一幅对联,顿觉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凤羽能够成为一座经济文化都在白族中首屈一指的名镇,这就是家风、这就是家训、这就是家族的传统,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它启迪着我们对文化的思考,启迪着我们对文化的追求,反映了凤羽各族群众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为什么在这些偏远的地方,文明的遗迹,文明的根能够存留下来,不被侵蚀,这是因为在这里文化的根从未断过,文化的魂一直被小心呵护着,文化的源泉越流越长,越来越有影响力和渗透力的根源和原因所在。
诲人不倦
学而不怠
凤翔书院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是滇西地区的著名书院之一,如今成为了凤翔小学。凤羽镇历来尊师重教,在清代时期这里出过四名进士、十一名举人,诗人、文化名人,许多当代科学家、文学学者、大学教授、文坛菁英,云南大学著名学者张文勋教授即出自凤羽。凤翔书院的东南角矗立着一棵高大古银杏树,树龄已经300多年了,这棵古银杏树果硕冠雄、根固杆挺,亭亭如盖,重荫成林。许多人慕名而来,在深秋初冬的时节,来一睹这棵三百岁银杏沧桑而遒劲的身姿,感悟饱经历史风雨而岿然不动的银杏的精魂。
进入凤羽镇,远远就能看到银杏树的丰姿,而这棵扎根在凤羽大地上的银杏树也象征着凤羽根深叶茂的文化土壤培育者一代又一代凤羽的。一树金黄,满地落叶,在午后的阳光里,银杏树温和而坚定,如一位慈眉善目的时光老人,用温情脉脉的眼光注视着每一位行色匆匆的来者与过客。
在行走中阅读,在阅读中行走,也许走遍千山万水,你才发现是与自己久别重逢,感谢大家的聆听!